张文宏最新分析:新冠第二波的规模取决于哪些因素?

(了解更多,请关注“医学界”微信公众号yixuejiezazhi,在手机端下载医学界医生站App)

“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在4月20日召开的“2023年度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作了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

自去年12月22日我国阳性人数达到694万的高峰后,感染人数持续下降,距今已有四个月之久。四个月,也正是中和抗体保护时间开始缩短的节点。我国第二次感染将会在何时到来,二次感染的规模将有多大,取决于哪些因素,未来新冠变异的趋势会呈怎样态势?围绕这些问题,张文宏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新冠病毒会找到每一个人”

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冠感染最新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今年2月13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为8847例,两个月后的4月13日,这一数字降至2036例。

仅从阳性人数上看,我国新冠感染已经处于极低的流行水平,但考虑到不再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实际阳性人数提供的参考意义微乎其微,取而代之的是人群中的阳性感染率。

2023年4月13日,我国新冠阳性率为1.3%,基于全国14亿人口,这表明疫情从未消失,仍有少部分人在近期感染了新冠。“医学界”从多个社交媒体上获悉,讨论、分享二次感染经历的个体依然存在,其中有一部分人为去年12月以来的第二次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在初次感染后至少3个月后核酸检测阳性,或在3个月内发现了不同分支新冠病毒的感染证据,均可判定为二次感染。从全球范围看,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出现了两波及以上的新冠疫情。

但对个体而言,短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较低,多项研究显示,总体发生率介于2%至4%之间。《科学》期刊发表过的一项研究显示,二次感染占比约为3.58%;《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对2万多名奥密克戎感染者的研究表示,奥密克戎感染后,重复感染率约为2.1%。

张文宏将二次感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他认为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为何不同国家二次感染的峰值有高有低?张文宏引用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的话说,“新冠病毒会找到每一个人。当群体免疫的屏障建立起来后,新冠病毒会去寻找尚未建立起免疫屏障的人。所以第一波感染控制较好的国家,第二波感染的峰值就会比较高。”

张文宏表示,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变异和免疫屏障成为判断我国是否发生二次感染及其规模大小的两个关键因素。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赞成这一结论。他告诉“医学界”,新冠病毒变异虽然给二次感染带来了不确定性,但短期内同一毒株引发的二次感染机率较小,“我国在上一轮疫情中感染人数众多,且大多数人感染的都是奥密克戎变异株。”

事实上,奥密克戎的传播效率和致病力在不断发生变化,最新情况是,亚分支XBB.1.16成为多国的流行毒株,其传播效率略高于此前流行的多个变异株。截至4月18日,已有至少33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XBB.1.16变异株,并在多国引发了新一轮疫情,甚至跃升为印度的主要流行株。

目前,XBB在美国流行的毒株中占90%,在中国香港占50%,张文宏认为,这一毒株接下来在中国大陆的占比也会逐渐上升。中疾控监测结果同样表明,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增加。

不过,这一毒株在我国的最终感染人数和占比规模究竟会有多少?中疾控在信息披露中表示,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金冬雁同样称,一个毒株的流行与多重因素有关,总体而言很难造成大规模的二次感染,“不单是疫苗的作用,更多是自然感染的结果,我国在大规模传播高峰过后,自然感染能够显著减少重复感染的概率。但如果是第一波疫情中感染人数较小的城市,发生局部感染的概率会更大。”

新冠病毒是否会流感化?

我国上一次大规模疫情感染是在去年12月份,距今已有4个月时间,抗体减弱是否会为新一轮传播提供客观条件?张文宏在论坛上表示,眼下流行的几个新冠变异株会将有效中和抗体的保护时间缩短,从6个月缩短至4-5个月。但中和抗体仍然具有保护作用,“在感染后6个月时,中和抗体的保护率仍然有50%。”

张文宏还认为,如果在XBB变异株以后,没有新的病毒变异株出现,那么这一波的感染可能从此就慢慢远去,而低水平的、反复存在的epidemic(流行病)会一直存在。但如果在XBB以后,又不断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则可能又会有一波新的感染。张文宏说,“但毒力最强的毒株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因此,中国正在积极监测,“一方面监测有没有新的变异株进入,另一方面监测新的变异株造成的重症程度是否更高。”

对于新冠病毒未来的演变趋势,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董晨在论坛上向张文宏抛出了一个问题:新冠病毒是否会流感化?

他对此回应称,流感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亚型,会基因重组,变异株更多,波动性更大;而新冠病毒的亚型是取代式的,后一种取代前一种,不会基因重组。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越来越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它最终是否会流感化,还取决于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由此所引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新冠病毒变异的特征究竟是怎样的?金冬雁告诉“医学界”,奥密克戎的变化会受到自然的选择,那些突变异常的病毒往往会先被自然杀死,新变种出现的总趋势是传播力和免疫逃逸性增强而致病性减弱。

以奥密克戎为例,他解释称,它以致病性减弱为代价实现其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致病性弱是奥密克戎及其分支的显著特性,将来出现的新变种也难以摆脱这一规律。

中疾控发布的多项信息同样表明,关于感染XBB.1.16等奥密克戎亚分支而导致重症入院或死亡增多的报道稀少,也未见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相比疾病严重程度更高的报告。

对于新冠病毒与流感的关系,金冬雁认为,两者存在相似之处,“比如感染情况来说,流感和新冠类似,都会在某个时间段引起一波小高峰,另外两者的毒力、变异逃脱能力虽然有一定区别,但都存在波动。”

至于新冠病毒最终是否会成为流感,他认为这与病毒变异方式密切相关。金冬雁介绍,流感病毒变异方式分为抗原性转换和抗原性漂移两种,而当前奥密克戎亚毒株的变异都属于后者,其免疫逃逸性和致病性的变化基本都保持在同一水平线,未引起较大变动。

这导致的结果是,随着病毒致病性的减弱及群体混合免疫力的形成,新冠病毒逐渐出现了从世界大流行向地方性流行的转变的现象,“新冠病毒的突变率比流感病毒低,只要不出现免疫性超强或致病性超高的新变种,全球新冠将走向终结。”金冬雁说。

面对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

对于国内外近期的疫情发展形势,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教授魏晟向“医学界”解释,随着人群抗体水平的衰退,疫情数据发生波动是很正常的情况。

“我国人群的相应抗体还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而且每个人的抗体衰退情况也不同,再加上存在一定范围内的隐性感染,因此不会造成普遍易感。从长远来看,疫情会有反复,但再次出现大规模的感染潮是不太可能了。”

即便多位专家都认为发生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但张文宏在此次论坛上依然提醒称,国际和国内的数据显示,在第一波新冠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感染来临时感染的风险较高。而对于二次感染,大约60岁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风险较高。

早在3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修订了优先使用新冠疫苗的路线图。其中提到,老年人、患有严重合并症(如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年轻人、免疫力低下的人、孕妇和一线卫生工作者为高优先级群体,应在最后一次接种后6个月或12个月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6个月后如果再打疫苗,抗体水平就又开始变高,从而防止感染;抗体水平调高以后,免疫系统更加容易recall(重新被唤醒),从而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张文宏在论坛上说。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常态化打疫苗。魏晟表示,“目前没有详细的研究数据表明疫苗是否需要持续接种,但从奥密克戎的危害性来看,我认为大多数人可能不一定需要反复打疫苗,除非是一些脆弱人群或高危人群,这部分人的疫苗接种频次和普通人有所区别,主要参考免疫细胞水平能维持多久这一指标。”

金冬雁也认为,疫苗接种要“两条路腿走路”,鼓励儿童和高危人群接种以降低传播和重症风险,“这其实是卫生经济学上的考量,把这部分人管住了,疫情传播的几率会大大降低,也不会对医疗机构造成严重的负担。”

此外,张文宏还表示,仍需进行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储备和做好病毒的监测、预警工作,同时建立起48小时及早治疗的模式,使市民能就近到社区卫生中心测抗体或抗原,并给予相应的药物。

指导专家

魏 晟 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教授

金冬雁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家

参考资料:

1、中疾控网站

2、张文宏:建议脆弱人群再次接种新冠疫苗,50岁以下可自由选择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749254702462528&wfr=spider&for=pc

(了解更多,请关注“医学界”微信公众号yixuejiezazhi,在手机端下载医学界医生站App)

来源:医学界

责编:钱 炜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标题:张文宏最新分析:新冠第二波的规模取决于哪些因素?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gzdm/1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