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儿女,胸怀与天地同宽。今日上映的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把发生在困难时期的“三千孤儿入内蒙”事件,搬到了我们眼前。
时隔六十年,草原子女的大爱,依旧可以跨越时空,温暖后世的我们。
本片上映的第一天,口碑直接爆了,最受广大影迷认可的豆瓣评分也从开分的7.6一路直升到7.9!而随着影片的热映,将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被电影感动到。
在这个年代,我们似乎早已吝啬说爱。一个飞速发展的现代化时代,邻居间的情分尚且被铁门隔开,“远亲不如近邻”成为彻头彻尾的空话,陌生人之间更是吝啬于爱,当我们讨论路边的老人扶不扶时,社会已经变得空前冷漠。
在爱缺失的时代,看到《海的尽头是草原》中的大爱,我们不能不为之震撼。
这是一段发生在六十年前的真实历史故事,在国家的关怀下,三千名营养不良的孤儿被送到内蒙古,被当地的牧民们收养,从此在辽阔的草原中扎根,有了一个新的、不怕吃不饱的家。这些收养孩子的牧民,没有万贯家财,没有山珍海味,他们能给孩子的,只有最朴素的爱。
从前看有关草原的作品,大都喜欢描写草原儿女的阔达与豪气,少年少女们策马奔腾,他们的笑声响彻草原。但在《海的尽头是草原》里,我才第一次发现,草原儿女们豪迈性格下的大爱底色。
尔冬升导演用三条交替出现的时间线,叙述这段细腻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母亲送走妹妹、妹妹来到草原的过去线,和哥哥寻找妹妹的现在线交叉叙事,我们得以在全面多样化的视角,体会这一事件中各个人物的感受。
妹妹杜思珩,是个不幸又幸运的女孩。出生在一个困难的时代,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提其他的需求了,这个小女孩能够活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在家里养不活女儿的时候,她又得到了国家和同胞的关怀,在体贴的照顾中,被一路送到大草原,送到另一个全新的、但同样充满爱的家庭。
刚到草原的小女孩,还无法忘记自己的母亲,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无法接受另一个女人成为自己的妈妈。养母萨仁娜体谅了孩子的不易,用善良和宽容,让这个孩子彻底融入新家庭。
他们给小思珩无微不至的关怀,从前吃不饱穿不暖的孩子,在这里终于可以安心睡觉到天明。新家给她搭建了小小的卫生间,虽然简陋,但满满的是家人对她的爱。
小思珩从此有了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有草原,有牛马,有食物,有爱。她可以在一望无垠的绿野中骑马奔腾,也有了愿意用生命守护她的新家人。
把她送走的亲生母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牵挂着小思珩。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记得,却始终没忘记送走的女儿。
哥哥千里迢迢奔赴草原,寻找分别数十年的妹妹,看到老人圆梦的那一刻,我没出息地哭了出来。
六十年前,没有血缘关系的草原家庭,接纳了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女孩,用无私的大爱照顾她;六十年后,半生未见的亲生兄长,跨越半个中国寻找妹妹。时间与空间,本是最难跨越的距离,就这样被爱打破。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但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温暖的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艰难的尽头是大爱。新中国最难挺过的岁月里,一群脆弱的孤儿,被我们的同胞无私接纳,用一生去守护。在这部真实历史故事改编成的电影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困厄也无法打败的人性之光和人情温暖。
这份伟大的爱,不被血缘、地域、年龄、时间限制,即使跨越六十年的时空,隔着影院里的大银幕,也足以感动观影中的我们。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足够的发达,跨越山海不过一瞬,空间再也不是阻隔我们的理由。但爱却没能变得热切,在一日日的奔忙中,在紧闭的大门内,我们把自己封闭,隔绝了爱的传递。
尔冬升导演的这部电影,把新中国初立时人与人之间的大爱,直观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他希望用这部电影,唤醒我们被繁忙生活埋藏的热情,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而他也确实做到了,看到这些曾确实发生在时空长河中的故事,没有人能不被草原子女的爱动容,没有人能够再冷漠。最后,让我们相约电影院,《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电影,值得你用心去观看。
标题:尔冬升又一现实主义力作,《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映第一天口碑大爆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gzdm/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