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财政部3日宣布,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将于6日至9日访华。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之行类似,早在今年年初,美国就不断放出消息称耶伦“期待访华”,但始终未能成行。如果此访成行,这将是耶伦首次以财长身份访华,她也将是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后,第二位访问北京的拜登内阁成员。中美多名分析人士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从整体上来说外界对中美关系改善的预期仍然很低,但近期中美接触的重启仍使两国有可能取得一些“小成果”。有分析认为,在美国面临高通胀和衰退危机的背景下,耶伦此次寻求对华合作展现拜登政府政治和经济上的考量。但即便如此,美国仍然在酝酿新一轮对华科技打压。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3日在北京参加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时表示,希望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是对两国有利、对世界有利,要达成这样的关系需要两国有共同的政治意愿,而不是“我赢你输”“你死我活”的零和心态。
耶伦“希望建立私交”
美国财政部2日发表声明称,耶伦财长此次中国之行是遵循中美元首去年11月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进行的,此访将讨论如何“负责任地”处理美中关系,就双方关切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寻找美中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途径。路透社3日援引美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的话称,耶伦此行旨在深化和加强中美之间的沟通,并与中国新一届经济政策团队建立长期沟通渠道。双方可能在一些明确的共同利益领域取得进展,但也有一些重大分歧不会通过一次访问就得以解决。报道称,耶伦此行计划告诉中方,华盛顿将继续通过有针对性的行动来“捍卫人权和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但希望与北京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一些国家面临的债务问题等挑战。
“耶伦本周将对中国进行期待已久的访问”,“美国之音”3日称,自今年初以来,耶伦访华的风声便不绝于耳。耶伦上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她希望前往中国与北京重新建立联系,“我们需要讨论彼此之间的分歧,这样我们就不会误解彼此的意图”。“美中再次开始对话,全球经济秩序处于险要关口”,美国《华尔街日报》以此为题报道称,耶伦此行将是中美两国为阻止双边关系继续恶化而进行的最新互动,现在的考验在于,美中两国能否确立新常态,从而避免颠覆全球经济,或令两国关系重新陷入互相指摘和反制的恶性循环。报道提到,耶伦日前表示,她希望通过此次中国之行对中方负责相关工作的新任官员有所了解,她认为,建立这种私交尤为重要。多家美媒提到,在耶伦身上,中国官员看到同拜登政府其他官员比起来相对友好的态度。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爱德华·奥尔登向法新社表示,美国政府希望给双边经贸关系恶化托底,耶伦访问或能重启双方“较低层级上稳定沟通的模式”。《华盛顿邮报》称,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于近期访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也有意于今年晚些时候前往中国。
“我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是,大的问题并未解决,但小的进展仍然可能,而气氛的改善对双边都有好处。”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美在财政和金融方面有很多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比如人民币汇率、中国购买美国债券问题等,这对双方经济都产生影响。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杰出研究员包道格表示,耶伦访华等一系列中美接触的恢复,有望使双方在增加航班、解决贸易壁垒等具体领域达成某些共识,但“我们应该对(两国关系取得更大改善)的期待保持克制”,因为当下两国间的氛围使双方达成更大、更广泛的成就很困难。
美国经济面临“热带风暴”
《纽约时报》等多家美媒在分析耶伦访华意图时称,此行恰逢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时刻,美国试图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避免衰退。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知名经济学家鲁比尼日前发出警告称,美国经济可能会面临一场“热带风暴”,至少会导致短暂、温和的衰退。伦巴德全球宏观研究公司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布利茨上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美国)经济衰退的观点仍然非常完整”,因为银行控制贷款,而公司的利润似乎再次减弱。汇丰资产管理公司也于近日警示道,美国经济将在今年第四季度陷入低迷,随后将是“经济萎缩之年”。
还有观点认为,债务问题可能是美国寻求加强对华沟通的原因之一。《华尔街日报》6月援引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在未来4个月内,美国政府很可能要发行8500亿美元国债,而到2023年底,美国政府将需要借入1.1万亿美元短期国债。道明证券高级美国利率策略师戈德伯格称,除了2008年或2020年那样的重大危机时刻,“这将是美国国债发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另一方面,美国财政部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债第二大海外“债主”中国在3月罕见出现增持后,4月重新减持美国国债规模。数据显示,中国4月持有的美债规模小幅下降4亿美元,至8689亿美元,这是过去一年时间里出现的第10次月度减持。
中国外交学院美国事务研究专家李海东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毫无疑问,耶伦访华与美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和金融等问题紧密相关,这些问题能否化解取决于美方能否实现它所寻求的来自中方的合作。此外,耶伦访华也有政治上的考量。美方认为,与中国合作达成改善经济、金融表现的目的,在短期内有助于美国选举政治下拜登和民主党人的选情。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的考量,美国都是出于迫切解决它当前面临难题的考虑向中国寻求合作,这不利于中美真正长期经济互惠局面的塑造。
“道路错误,护栏何用?”
“中美关系行进在正确的路上‘护栏’才能起作用”,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日报道,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当天在第十一届世界和平论坛上针对华盛顿近期热衷的“为中美关系设置护栏”一说表示,如果两国关系已经走在错误的轨道上,“护栏”又有什么用?需要确保两国关系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护栏”才能起作用,这需要双方都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崔天凯还就布林肯近期“美国将继续做中方不喜欢的事,说中方不喜欢的话”言论回应称,其实中国从来没有指望美国说的话、做的事会让中国喜欢,中国也从未承诺会说会做美国喜欢的话和事,但关键是双方需要找到真正相互尊重、实现和平共处的办法,“这不是谁要让谁喜欢的问题。”
有美媒提到,耶伦即将访华之际,拜登政府仍在酝酿对华科技打压。《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商务部正考虑禁止英伟达和其他芯片制造商在未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国客户出口人工智能芯片。消息人士称,美国政府可能会等到耶伦访华结束后再行动,“以免激怒中国政府”。英伟达首席财务官克雷斯对此表示,拜登政府酝酿的新规“将令美国业界永久丧失机会”。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打压、遏制中国的基本政策已经成型,中美经贸关系尤其是华盛顿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打压,不会因为耶伦的一次访问而出现根本性的调整。朱锋表示,不要对中美关系抱以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双方也应积极行动,寻找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契机。在耶伦此行期间,中方可直接阐明自身重点关切,阐明中美经贸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性,在现有政策框架上,努力推动美方与中方一道确保双边关系的正确航向。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陈青青 倪浩 丁雅栀 郝爽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
标题:中方宣布耶伦即将访华,外媒关注中美本周迎新一轮互动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gzdm/2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