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饮时光
编辑/饮时光
6月24日,抖音上面的一则新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
上海一女子因为孩子感冒,到药店买药,药店直接给开了800多块钱的药品,看到长长的发票,女子当即就怒了。
“退!不要跟我废话!”
“你给我配800多块钱的药你好意思吗?!”
女子言辞十分激烈,直接将装药的袋子摔在窗口上,并扬言明天过来找店长,店员见状默默收回了药物。
这一新闻引发网友热议,有人也说起了因为过敏被开了1400多块钱的药,其他网友也纷纷发声。
其实天价药物的现象一直存在,偏偏还不能搞价,有人就说医院才是最赚钱的地方,而郑大一附院晒出的账单似乎说明了这一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22年晒出的一张账单显示,医院全年收入218.77亿元,这是多少大企业都挣不到的钱。
就在网友们议论的同时,郑大一附院院长却叫苦不迭,声称并不赚钱,甚至附上了收益明细,年支出208亿。
账单显示医院只结余了10亿,而当真相被网友们扒出来,所有人都沉默了。
为什么日入6000万的医院还说不赚钱?
无数家庭天价的看病费到底去哪了?
看病贵是民生难题“生什么别生病。”
很多人从医院出来,都不由自主地闪过这一句心声,现如今,在压垮一个家庭无数根稻草之中,看病贵无疑是最常见的。
看病贵这个民生问题已存在多年,很多不甚了解的人都会很疑惑,看病贵,到底贵在了什么地方?
首先,当一个人进入医院要挂号的时候,挂号费就出去了,而往往在这种时候,开了口的钱包就已经合不了了。
不论有什么病情,在诊断前的检查是少不了的,并且在看病前的这些检查,项目还不少。
抽血检测、超声检查、颅脑CT、核磁共振检测、电子胃镜……总有几项是你要做的,但偏偏不做还不行。
一项项检测下来,很多人病还没看千把块钱就花出去了,那到底为什么非要做这么多检测?
这当然是医院方面的安全考虑,毕竟一点点小的病症都有可能是大型疾病的体现,因此大多数人免不了一番检测。
但每个人都这么检测,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些小几千、大几百的费用不痛不痒,因此很多人有了症状甚至不敢去医院。
而这些费用都还算小的,在检测之后的花费才是看病费用的大头。
在确诊后医生开的各种药品往往价格并不友好,一盒小小的药都可能是几百上千。
之前有位演员在社交平台透露,他只是稍微有些感冒,买了一些药就花了八百多,这很难不让人吐槽。
而相比于更贵的药,这些倒算是比较常规的。
真正让人色变的是那些治病的特效药,往往这种一小瓶、一小片的药价格更是翻了天,恨不得一粒药把一个家庭拖垮。
2018年,电影《我不是药神》在影院大火,而在电影中所隐藏的,是一段关于天价药品的辛酸史。
电影的原型人物是陆勇,陆勇原本的生活还算如意,但在他得知自己患有白血病之后,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治病,陆勇一小盒的药就得足足两万块,一年下来,只是吃药就花费不下三十万。
这是真实事件,现实中不知多少人因为一点药倾家荡产,无以为继。
如果只是吃药,那人们的病情以及家资或许还有一些挽回的余地。
但病人一旦进了ICU,上了手术台,无论是病情还是开销,都是让人不敢想象的深渊。
一台医疗器材买来就已经是天价,使用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会便宜?
因此,在使用上无比昂贵的医疗器材时,很多人的家庭就已经支撑不住了。
看病贵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那是无数家庭倒塌时无力的呻吟。
而去年郑大一附院所公开的“天价账单”,218亿的收入让人们明白了看病贵到底贵在了哪里。
218亿医疗收入花在哪了2022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布了2021年全年的收支账单,218亿的收入金额让多少网友红了眼。
那一行行需要掰着指头数的数字,记录的是郑大一附院一年来巨额的流水,平均每天下来,郑大一附院收入6000万元。
在账单一公布不久,就有网友评论,说一家医院的成绩单不应是挣了多少钱,而是救助了多少病人。
更有一些网友表示,医院挣的钱都是拿的老百姓口袋里的血汗钱,是挣的黑心钱,喝的是人血。
在郑大一附院日收6000万引起热议之后,院长却表示医院已经在亏损的边缘,并不赚钱。
这无疑更加激起了网友们的情绪,引发了更热烈的一波讨论,很多人显然对院长的声明嗤之以鼻。
而在账单上显示,郑大一附院的收支确实非常平衡,甚至算下来结余只有10亿左右。
收入218亿,最终结余10亿,那200亿花哪了?
我们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河南省内的知名医院,同时也被称为“亚洲最大医院”,那么如此之大的医院花销都有什么?
首先不能绕过的就是医疗器械的采购与维护,作为河南顶级医院,医疗设备水平自然不会差。
而当今高水平医疗器械主要是看国外,因此免不了要采购进口医疗设备。
采购进口医疗设备的带来的后果就是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都非常高,这是一笔不能忽视的巨额支出。
2022年10月,郑大一附院采购德国新一代医疗设备,该设备致力于心血管等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各种新设备的引进和维护增加了郑大一附院的支出,这也确实是郑大一附院全年较有占比的支出。
郑大一附院的支出也随着院区扩张的脚步逐渐增长。
郑大一附院“亚洲最大医院”的称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近年来的不断扩张造就的。
直至2023年2月,郑大一附院的扩张之路仍在继续,这次要扩建的是西院区,总投资达到5亿元。
而在西院区扩建前的两个月,郑大一附院就已经在进行惠济院区的扩建,又增加了1200张床位,总投资高达24.7亿。
郑大一附院并不是一味地扩建,有时候是直接接管其他小医院以及其他的医院倒闭项目,使其规模不断扩大。
早在2014年郑大一附院的床位就已经高达7000张,一时间也有许多医院难以望其项背,而到了如今地位更加稳固。
床位的增加,规模的扩张,需要的是更多资金的支撑,这在郑大一附院支出中也是十分庞大的一笔。
医院规模对应人员规模,郑大一附院的职工数量也是多得夸张。
截至目前,郑大一附院在职职工高达1.4万人,仅博士就有两千多人,硕士更有三千多人。
如此高的人才占比,这些人的薪资待遇统计起来也是天文数字,更何况郑大一附院每年还会接收各科医疗专家。
各种医疗专家的来到也意味着更多员工工资的投入,如此一来将会导致财政收支更加平衡,对冲了医院方面的盈利。
此外医院采购药品的成本也是十分高昂的,有些药品我国相关水平没有达到,只能采购国外药品。
国外药品普遍偏贵,而价格高昂的原因也是多元的。
首先是研发成本,国外医疗水平发达,产品研发投入也高,高投入的研发导致了高昂的产品价格。
其次是生产成本,无论国内外,药品的生产无疑是把控严格的,如此一来便容易造成成本拉高。
有时候国外药品价格的高昂还可能是因为生产企业的市场地位独特,总之很多进口药品的采购都会背负高额成本。
各方面的巨大投入,也引来了许多患者,而患者们也造就了郑大一附院高额的收入。
郑大一附院患者众多高达218亿的收入,离不开医院内熙熙攘攘的患者。
郑大一附院有4个院区,总床位高达12500张,如此海量的床位自然提高了患者接待能力。
医院每天接诊的人数以万计,全年的门诊量近乎千万级,如此多的门诊量所产生的资金流动也是极其庞大的。
而不少患者花了钱也并不见得会获得好的体验。
如其他医院一样,病人在进入郑大一附院之后免不了一番检查,各种检查搞得人身心俱疲,但偏偏又没有办法。
也有一些人初来乍到,庞大的院区,拥挤的人群,繁琐的流程,让初次来到的人感到十分焦急与无助。
郑大一附院的火爆,并不见得都是好事。
很多病人都是慕名而来,希望找到专家诊治,而郑大一附院不少专家是从其他医院吸收的。
这就导致其他的医院很可能青黄不接,一些科室没有可以担当大任的医生,如此一来便不利于医院的发展。
而且郑大一附院的快速发展也抢占了不少的市场份额,很多小医院可能就会不堪重负而倒闭。
若郑大一附院收购倒闭的小医院,那么将又会是一次循环,又可能有医院被洗掉。
如果只任由郑大一附院一家独大,那可能并不是病人的福音,因为其他城市的病人赴郑诊治本就背负医疗体系对接的风险。
病人们需要的可能并不是一个体量巨大的超级医院,而是一个个发展完善,不用出门太远就能入门诊治的医院。
高额的收入,高额的支出,体现出郑大一附院并不赚钱的情况,也反映出我国医疗体系的改革仍在路上。
医疗改革任重道远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乡方面是分离发展的。
在城镇医疗保障体系方面,国家从一开始就致力于社会人群全覆盖,同时保障费用报销比例合理。
而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就不断覆盖新的人群,而农民工群体也在2006年被列为覆盖人群。
直到现在我国还在继续完善发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和我国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平行发展的。
改开以来,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对合作医疗制度进行艰难探索。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就在国际上广获好评,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称赞。
到2003年,乡村居民迎来新兴农村合作医疗,国家也给予了充分的战略侧重,在09年将其确立为基本医保制度。
同时我国注重药品管理,药品管理始终是医疗体制改革发展的一部分。
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我国一直在完善价格管理体制,不断推出药品降价政策,同时规定一些药品的最高零售价。
尽管国家对于看病贵的问题进行了多次的制度改革,但在当今看病贵仍是老百姓生活中十分尖锐的问题。
结语郑大一附院晒出的“天价”账单,让人们再次聚焦于看病贵的问题。
明明平均日入6000万,却声称并不赚钱,难道让人们闻之色变的巨额看病费没有下降空间了?
一场大病掏空一个家庭,如流水般花出去的钱,到了医院手里却说并没有盈利。
这真的是当今我国医疗水平的现实,还是医院制度的不合理?
希望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能继续下去,彻底摧毁看病贵这一座大山。
让人们不再被一场疾病折腾得家徒四壁,让医院不再收入两百亿之后仍旧不盈利。
标题:中国最大医院日入6000万,一张“天价”账单背后,院长却称不盈利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gzdm/2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