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渐多元的影视文化生态之下,现实题材电影正受到越来越多青年观众的关注。
从《我的姐姐》《奇迹·笨小孩》《送你一朵小红花》到《人生大事》……近两年,一大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聚焦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家庭亲情、生老病死、城镇化等现实话题,走向银幕,并引发青年观众的观影热潮。
与此同时,现实题材电影链路里的青年人,也在被聚光灯照亮。
刚刚落幕的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正在为中国电影产业作出青春注解。
在以青春为名的电影讨论中,我们发现,不论在影院里观影的年轻人,还是在电影工业制作中的青年电影从业者,抑或是关注青年电影文化研究者,都在探索现实题材与青年电影的新风向。
01 新观众:在现实题材中找到“参与感”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
观众为什么会偏爱现实主义题材?此前一份《Z世代观影偏好调查报告》显示,尽管喜剧、悬疑类型片仍受到Z世代欢迎,但真正吸引他们的却不仅仅是“幽默搞笑”“烧脑反转”的影片创作风格。
据调查,这群年轻观众更看重的是影片的故事内容层面:剧情足够丰富、内容有思想深度、能激起情感共鸣这3个因素在受访者的偏好选择里,全都超过了半数比例。
1998年出生的女生萨拉,目前是新闻学专业研究生在读。在她近期的观影中,现实题材占了多数。在她看来,“现实题材意味着很多社会议题能够以电影媒介的形式进入大家的关注圈,让讨论触达成百万、上千万的观众。”
贴近现实、叙事语境相对真实,让现实题材电影更易于引起大众对社会话题的热议,同时,艺术精神与现实力量的结合更有效唤起了观众的共情。
电影《人生大事》
“通过电影这种写实而富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手段,能够让不同群体的声音和故事以更为生动、形象、深刻的方式被大家知道。”00后男生小黄说。
《中国电影报》社长、《当代电影》杂志社长兼主编皇甫宜川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一代青年观众的感知能力、审美水平以及知性程度普遍提高,他们除了关注自己,也渴望了解其他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因此,以社会生活为创作源泉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对大众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
“在面对很多社会事件时,观众的表达欲很强,他们也越来越愿意参与到这类电影的讨论和交流当中,做出自己的评判与表达。”
02 新工作法:面对现实题材 青年导演进入“新田野”
青年导演文牧野
青年导演以年轻的新视角进入面向生活的现实题材创作。他们在拍摄前,会花更多的时间躬身田野调查。在本届大学生电影节青年电影人论坛及“新生·新声”主题对谈中,很多崭露头角的青年导演发表了自己的声音。
曾执导《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的青年导演文牧野,很重视电影开拍前的功课,这是他从大学时代拍短片就开始养成的习惯。
“大学时代,我拍摄过两个老奶奶的故事,当时去养老院住了两周,观察奶奶们的生活。”导演文牧野告诉北青报记者,《我不是药神》创作前,他用了近4个月走访,拍摄《奇迹·笨小孩》前,他也走访了各行各业劳动者,包括去人才市场、电子厂做调查。
文牧野导演作品《奇迹·笨小孩》
搜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后,导演要做的便是化繁为简,“把每个角色相对有代表性的精华提取出来。在电影里找到平衡这些素材的空间,相对有度地去控制量,让一手素材服务于故事的同时,也有一定人物质感的流露,让这些细节既服务于电影,又服务于情节和气质。”
青年编剧余曦曾参与多部现实题材电影创作,此前,他加入电影《1921》编辑工作中。如何进入真实历史现场,余曦也谈到了田野调查的重要性:“和当代题材不同,100年前的田野调查是在文献和史料、访谈、回忆录这样的核心文献中寻找。”对重大题材而言,文献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看文献的过程很像是写论文做文献综述。我们要确保文献来源准确。”在余曦看来,在历史细节中按图索骥,复原整个历史场景,在文献中找到适合电影创作的线索,是这一题材的创作路径。
电影《我们的新生活》
社会生活和网络平台也成为青年创作者的广阔田野。青年导演姚婷婷参与《我们的新生活》,并负责《云上音乐会》单元的创作。“很多年前,我因为工作接触了留守儿童,当我问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其中有一个小男孩特别喜欢唱歌,但是他转而又讲自己没有机会唱歌。”这次《我们的新生活》的拍摄,让她又想起了那个孩子。
“如果那个小男孩生活在今天的时代环境里,手机新媒体平台可以让很多人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我希望把这个故事放到现代的环境里去讲,希望那个男孩能追求到自己的梦想。”姚婷婷觉得,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也深刻影响着她的拍摄过程。
在选角环节,她希望找到一些会乐器的小演员,最终帮她实现这个想法的是短视频平台,“因为想找一些大山里的孩子,有一天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个特别会敲碗的男孩,就联系他来试戏。虽然小朋友没有演戏经验,但非常有天赋。这个选角的过程也非常符合我们影片的主旨——今天发达的网络平台,让所有人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03 新表演:青年演员如何快速融入角色?
青年演员文淇
现实题材影片不仅需要故事的真实性,同时也需要演员的真实表演带来张力。对于青年演员来说,这股张力就是要不断精进自我。
近期热映的电影《妈妈!》聚焦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面对阿尔茨海默病。老戏骨吴彦姝、奚美娟、朱时茂实力担当,青年演员文淇的加入,让这部现实题材电影有了更丰富的年龄跨度。
在本届大学生电影节上,作为青年演员代表的文淇也受邀担任大学生电影节“青春同路人”。谈及自己的表演之路,文淇说,她不断让自己“走出去”,观察生活、感悟世界多样性,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去面对角色。
文淇说,自己平时有空的时候,喜欢出去走走,看看周围发生的事、身边路过的人,感受世界的多样性,“这种观察家式的生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电影《妈妈!》
谈到如何把生活上的感受回馈到表演中去,文淇认为,她始终是在用真实的感受去面对角色,“比如需要我难过的时候,可以拉开我心里的一个小抽屉,把难过的情绪拿出来。”文淇表示,“虽然可能我的力量有限,但是我会尽我所能。用之前张国立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我觉得这也适用于每一个现在觉得自己没有崭露头角、前途未卜的年轻人。”
对青年演员来说,在流量即认可的时代更需要练内功。青年演员张予曦,以模特身份出道,有很高的人气,出道以来,从古装仙侠、武打动作,到青春校园、都市爱情均有涉猎,以多变的风格、灵动的演技及出色的角色塑造能力为观众所熟识。
张予曦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自己通过不断挑战全新的题材、迥异的人物角色,不断积累经验、常学常新。比起关注自己的“流量”,她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磨练演技上,“只要平稳地、一步一个台阶地往前走,不断地拍戏,就会收获一些喜欢你的人”。
04 新宣发:面向青年的短视频电影宣发
本届大学生电影节上,青年电影人合影
一部电影能从构思拍摄走到最终排片公映实属不易,而让电影走向观众消费并收获高票房,却离不开持续而有效的宣发。
近年来,电影宣发已经不简单是影片的主创们巡回式路演,在时效、内容、载体与形式上也迎来了多方面的革新。特别是对于现实题材电影而言,电影点映、直播带票、互联网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平台,已成为电影与青年观众间的重要桥梁。
“短视频平台正成为现实题材电影宣发的主战场。”大象点映宣传副总监肖副球告诉北青报记者,“以往,很多电影的前期宣传物料会集中在电影花絮、制作特辑、宣传曲这些电影周边信息,大家会默认不涉及核心剧情。”
他和团队最近观察到现实题材电影宣发的一些变化:“在影片登陆流媒体平台后,短视频平台博主,特别是二创传播博主,进行完全剧透式的短视频二次传播之后,让电影得以在观众群体破圈,也让更多年轻观众进入影院,二次反哺票房。”
在宣发行业从业者看来,这是一种新兴的、大胆的形式,和现实题材的影片也有一定的适配性。“剧透式宣发完全打破了原有的电影宣发套路,但这对于短视频平台青年受众来说或许有别样的效果。”肖副球说。
05 新学术观察:新主流电影与现实题材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副教授陈刚
“更自觉的类型意识、更多样化的题材、更强的工业意识,是近年来中国青年影人为中国电影工业提供展现的三重新意。”在本届大学生电影节上,很多讨论围绕青年影人进入现实题材带来的新意展开。
在青年电影人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副教授陈刚谈道,“一方面,青年导演用类型的框架去表达个人对于生活、对于现实的感受,这对于整个产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青年导演的多元化创作跟他们更多元的学习经历和学历背景有关。”
陈刚特别谈到电影工业和科技技术的加持,“电影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跟艺术的发达,更多是靠工业技术支撑。特别是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动作和表演捕捉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这些方面,青年导演走在了前面,为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流程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彰显青年影人新声的讨论中,“新主流电影”成为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
从《我不是药神》到《奇迹·笨小孩》《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我们的新生活》,新主流电影得到观众的热爱,也为现实题材提供了新风向。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
“新主流电影表达、关注与书写了当下真切能感受到的中国,聚焦生活中的美好与变化,并且在这其中用成熟的、不断往前发展的电影艺术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杨乘虎说。
“在传统意义上,观众对主流电影有一种固有的认知——针对特定领域创作的讴歌式的、礼赞式的电影。”杨乘虎表示,“新时代的主流电影意味着我们对于新主流电影类型化和艺术方式的新探索,从传统的礼赞与讴歌方式,扩展到关注生活。”
谈到新主流电影受众中的青年力量,杨乘虎表示,“这个时代里最有贡献的、对于生活最有期望的这群年轻人是受众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今天的年轻观众,尤其是年轻的电影人对于时代的观察、思考与理解的能力足以应对电影的发展,他们的审美也足以接纳并且激励电影人在新主流的内涵里不断探索。”
Q&A:找到中国电影与青年连接的通道
肖向荣教授
为更宏观地梳理国内现实题材电影、新主流电影的新风向,探讨电影与青年观众间的互动关系,北京青年报记者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9届大学生电影节执行副主任委员肖向荣教授做了对话。
北青报:在您看来,近年来国产现实题材电影在哪些方面有新突破?
肖向荣:这几年国内现实题材电影突破了很多表达方式和讲述方法,像《守岛人》《我的父亲焦裕禄》《爱情神话》《奇迹·笨小孩》,这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电影都用了一种更贴近老百姓心声的方式去讲述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以小切口的方式叙述宏大的背景,勾连出观众对生活的想象。
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像碰弹珠一样,不断地形成连锁反应,一个个引爆大家心中对生活的想象,这种方式就是现在影视试听的一种新表达。
第二个突破就是视觉奇观。如果没有三维动画、AR等电影工业技术的进步,有时,即使故事讲得再好,电影拍摄出来也很平凡。技术加持既满足了通过朴实的小视角讲普通人的故事这一表达形式,又为观众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像《外太空的莫扎特》,内核都是普通人的故事,通过电影特效、奇观,能让观众在视觉和心灵上得到同样的享受。
北青报:这次大学生电影节上,“新主流电影”成为关键词。新一代青年影人在“新主流”和青年表达之间呈现出哪些新意?
肖向荣: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崛起和世界整体的变局,中国电影也正面临电影表现和技术方法的变革。核心的是表达方式的变革——我们能不能在原有讲故事的特征和整体风格上有所突破。
站在人类共同体的视角来看中国电影的发展,青年是推动中国电影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北青报:面对更年轻的观众,更新的观影方式,电影是否也需要更新与年轻观众的沟通方式?
肖向荣:是的。Z世代新族群出现之后,我们不能回避和忽略的是,他们已经有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视觉系统、交友方式和沟通方式。因此,我们不能强硬地要求他们要接受已有的观影方式,而是需要找到和Z时代沟通的新方式。
现在是一个快节奏和急剧变化的时代,如何找到一条通道,能够和最有冲击力、最有生命力的青年群体对话,跟他们一起为中国电影助力,是很重要的事。
北青报:大学生电影节坚持“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是不是也是面对Z时代的青年电影爱好者的一种开放的表态?
肖向荣:对的,我们期待更多开放式平台的出现,也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够成为这样的平台。这次电影节中,我们也有很多尝试,“新生·新声”就是一个从零开始,完全开放式的电影平台——我们希望聚焦青年电影人和青年观众之间的直接对话,让彼此能够通用“字典”完成对话。
不同角度呈现多元的精彩和美,这样才能对内打通中国电影和中国青年连接的通道,最终形成能突破中国电影国际表达的新路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婧懿 张知依 实习生 牛秀敏 李芊筱
摄/北京青年报记者 郝羿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供图
统筹/林艳 张彬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题:这届年轻人怎么突然喜欢起现实题材电影了?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gzdm/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