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剧《底线》太敢拍了!刚刚再现了大众关心的“江歌案”案情,现在又改编了近两年引发广泛关注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
一 吴谢宇弑母案与唐啸云弑母案的不同点《底线》中所改编呈现的“唐啸云弑母案”,虽然与“吴谢宇弑母案”案情类似,但是却有3处明显的不同!
第一个不同:弑母动机。
真实案子中的吴谢宇,他的弑母动机,直到现在仍是个谜。
吴谢宇被抓后,被问到弑母动机时,他先是说自己早就有悲观厌世情绪,不想活了,但是又担心自己死后,母亲一个人孤苦伶仃,所以想着把母亲一起带走。
之后又改口说,是因为觉得母亲太爱父亲了,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一直郁郁寡欢,不快乐,他是想帮助母亲解脱。
从小智力超群,成绩优异,曾是北大学子的吴谢宇,知道怎么为自己辩护,减轻自己的罪恶,所以,他一直在撒谎,没有说实话。
至今,我们也不知道吴谢宇的真实弑母动机是什么。吴谢宇自己所说,是帮母亲解脱之类,一看就是托词,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才这样说的。
但是《底线》中的弑母罪犯唐啸云,他的弑母动机很明显,就是仇恨。
他仇恨母亲对他的全方位控制欲,害怕母亲知道他性骚扰女同事被辞退的真相后,又要无休止地辱骂和折磨他。
第二个不同:弑母以后的表现。
吴谢宇在弑母以后,用了棉被、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将其母的尸体层层包裹覆盖,又在上面摆满了早就网购好的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等物品,还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和远程监控。
之后,他以即将和母亲一起出国的名义,遍请亲朋好友吃饭,并且找亲友借了144万元。
而剧中的唐啸云,在弑母后,又残忍地将其母分尸装袋,狠狠地扔进早就购置好的冰柜里,然后将从小到大获得的那些奖杯、奖状(他砸死母亲也是用的奖杯,而吴谢宇用的是哑铃),一股脑都扔进冰柜,恶狠狠地砸在其母的尸体上,在关闭冰柜门之前,他还变态地对着冰柜摆了摆手说“拜拜”。
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剧情中的唐啸云,明显更恨母亲,杀死母亲一是为了泄愤,二是为了摆脱母亲对他的近乎变态的控制。
第三个不同:弑母后的求生欲,以及对待自身生命的态度不同。
吴谢宇在弑母后,先后从网络上办了30多张假的身份证,带着找亲友骗来的144万,潜逃到各处嫖娼、挥霍、买彩票,醉生梦死,及时行乐。
被抓以后,他说自己的作案动机是“帮妈妈解脱”,而且多次表示悔过和不想死,说要留着自己“能劳动”的生命,为社会出一点力。
看得出,吴谢宇的求生欲很强,他根本就不想死。所以他说的因为悲观厌世,想带母亲一起走,纯粹就是为了减轻罪过而撒谎。
而剧中的唐啸云,在弑母之后,虽然也是各种放纵自己,用自我堕落来反抗母亲对自己的“完美”要求,但被抓以后,他没有一丝一毫为自己辩解,只求速死。
因为他知道他母亲肯定希望他活着,所以他偏不,这样,就等于终于成功反抗了母亲一次。
二 吴谢宇和唐啸云作案动机分析,以及悲剧发生的原因通过吴谢宇和唐啸云案情细节的不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底线》中的唐啸云弑母案,虽然与真实的吴谢宇弑母案,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不同的两个案子。
剧中的唐啸云,他的作案动机,剧情细节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因为他从小到大,他母亲对他管控太过严厉和变态了,导致他一直没有自我地窒息活着,最后,他忍受不了了,所以杀了他母亲。
在杀死他母亲的那一刻,他也等于杀死了那个他厌恶的“完美假面”的自己。
法官宋羽霏问唐啸云,为何要将其母分尸时,唐啸云失控大喊,因为她是个魔鬼,我要把她的身体撕开!这样她就不会活下来了!
但是当唐啸云想到,如果和死去的母亲在地狱里相见,母亲还会继续逼着他写检讨时,唐啸云又一次崩溃了,他神经质般地一次次颤抖着手指,在审讯台上一遍遍写着“妈妈,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
这些在过去的岁月里,曾经无数次在他妈妈面前说过,在日记本上写过的字眼,早已经深深地刻入了唐啸云的血液里、神经里,即使他杀死了他母亲,依然还是无法摆脱母亲对他的精神控制。
可恨可怕,又可悲可怜的唐啸云。
可以说,唐啸云弑母案,就是个极端家庭教育失败的例子。
而现实中的吴谢宇,其真实作案动机,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他一直在撒谎,招供的信息都是他编出来的。
根据多位犯罪心理学专家对吴谢宇作案动机的分析,吴谢宇弑母,可能有母亲对他管理太过严格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不是这个。
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认为,吴谢宇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一个高智商的罪犯,他的灵魂和内心是空的,但是他的智商,足够让他绰绰有余地应付现实,隐藏自己的真实作案动机。
而著名犯罪心理学学者武伯欣则认为,吴谢宇的犯罪,不应该简单归因于其原生家庭的影响。
不过《底线》中所描绘的唐啸云弑母案,很明显,编剧的观点,就是将唐啸云弑母的原因,归罪于原生家庭的极端管教,以及唐啸云本人的反社会人格了。
所以,剧情中的各种细节,都是唐啸云母亲对唐啸云的极端控制和成功学洗脑。
例如,唐啸云对两位法官说,小时候,他犯了错,他母亲从来不惩罚他,而是——惩罚和虐待她自己。
他母亲做了红烧肉,小唐啸云说自己吃饱了,他母亲说,好,你不吃,妈妈替你吃。然后,他母亲就端过那盘红烧肉,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直到小唐啸云受不了了,对妈妈说,我吃。他妈妈才转怒为喜,停止自虐。
唐啸云没了父亲,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而他爱的母亲,却总是拿自虐来威胁他,这对唐啸云的心理是多残酷的折磨!
剧中还有个细节。唐啸云的日记本。
唐啸云的每一篇日记,差不多都是他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忏悔录。
在日记中,唐啸云不断检讨自己的“过错”。考试考了99分是过错,表弟玩游戏自己偷看了两眼也是过错。
而在唐啸云的忏悔日记后面,每一篇,他母亲都用红笔做了长长的批注。批注中的语言,要么是对儿子的批评教育,要么是给儿子打鸡血,要么是表达对儿子的失望,还有威胁,威胁儿子如果表现不好,就不配做自己的儿子。
唐母的日记批注加日常PUA,真是太可怕了。
唐啸云在小时候的日记里,应该还是真心反思自己的过错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却仍然不得不承受来自母亲的“审判”,久而久之,唐啸云的日记里,写下的文字,肯定都是为了给母亲看的,而没有一句是自己的真心话。
这样,唐啸云的身体内就有了两个自我,一个是给做给母亲看的,虚假完美的自我;另一个则是他内心真实的、对母亲已经厌烦和愤恨到了极点的自我。
当两个自我的背离或者说交战,达到了一个令唐啸云崩溃的点时,唐啸云就做出了弑母的残酷决定。
剧中细节表明,唐母不仅仅极端严格地要求儿子,对待身边的人,她同样是不留情面,用自己的严苛标准来要求别人。
比如,在她50岁的生日宴上,她侄子小瑞随口调侃了自己妈妈一句,作为大姑的唐母,就立即勒令小瑞向妈妈道歉,就连小瑞的妈妈也觉得这个大姑姐是小题大做了。
但唐母的弟弟,也就是小瑞的爸爸,却用眼神示意儿子,赶紧给妈妈道歉,看来,一家的亲友,都知道唐母严苛的处事标准,没有人敢惹她。
亲友们尚且如此,每天都生活在母亲阴影和控制之下的唐啸云,他的生活有多窒息,我们观众也可想而知了。
但无论如何,弑母都是背离人伦、大逆不道、残忍变态的犯罪行为,无论是现实里的吴谢宇,剧情中的唐啸云,即使他们的母亲有过错,他们弑母的罪行也是不可原谅的,必须判死刑,这是不容置疑的。
唐啸云因为母亲的极端控制欲而弑母,吴谢宇因为不明原因而弑母,不管他们的母亲犯了什么错误,都罪不至死。
能做到弑母这一步的犯罪者,无疑是具有可怕的反社会人格的,他们的犯罪主因,应该归罪于自身,而不是其父母。
但极端偏激的家庭教育,却是加速他们犯罪的催化剂。
三 透过案件看人生,我们怎样做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偏激、极端的家庭教育比比皆是,被父母的控制欲折磨伤害的子女也到处可见。
但是像唐啸云、吴谢宇这样的犯罪者,毕竟是极端的例子。
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儿女,受到了父母不公平的待遇,受到了父母极端的打压和控制,感觉到了窒息和痛苦,通常会选择逃离、远远避开或者公开对抗,甚至与父母决裂。
也有些意志薄弱者,选择了用自杀来逃避。
相信天下的父母,无论怎样管教子女,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儿女好。
既然是盼望着儿女好,那么,做父母的,就不应该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行事,而是要多学习如何做好父母,多和儿女沟通交流,听听来自儿女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自己面对儿女的态度和方法。
避免自以为是做父母,导致某些悲剧的发生。
父母,是对儿女的成长影响最深的人。怎样做好父母,永远是为人父母者的必修课。
“唐啸云弑母案”,一个令人叹息唏嘘的悲剧案件。
这个案件除了让我们震惊和感慨外,还应该带给我们反思,反思我们该怎样做好父母。
《底线》中,写到了形形色色的案件。有大案件,也有小案件,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刑事大案,也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民事小案。
这些案件,展现了真实的民间众生百态,体现了复杂的人性和情感,各种案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也触发了我们的思考。
因为剧中的许多案子太过于真实和惊心,比如“被闺蜜前男友杀害案”和“唐啸云弑母案”,这些案子看得人神经紧张,过于压抑,因此,导演和编剧贴心地为观众安排了“一张一弛”的呈现方式,在紧张的刑事大案当中,穿插了千奇百怪的民事小案,又添加了一些轻喜剧元素,有效地缓解了观众紧张的神经。
这一点,导演和编剧想得周到。值得点赞。
大案套小案的表现手法,设置很巧妙。
不得不说,热播剧《底线》确实是一部难得的优秀现实主义法治剧。
(文/第一滴露珠)
#电视剧底线征文#
标题:《底线》再现“吴谢宇弑母案”,但剧情改编与真实案件有3大不同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gzdm/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