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事件反映出中美缺乏互信

2月2日,美国军方称追踪到一个疑似来自中国的高空侦察气球,气球连续几天在美国西部徘徊,飞过了蒙大拿州的若干军事敏感区域,包括马尔姆斯特伦空军基地和三个弹道导弹发射井。

在发现气球后,五角大楼对其严密监控,还称和中方进行了沟通,希望中方能意识到此事的严峻性。

五角大楼的表态还偏中性,但共和党议员就没那么理智了,诸如卢比奥、罗姆尼等共和党议员皆认为中方的气球是间谍气球,目的是窥探美国的军事机密。

美国军队应立即打下气球,情报部门也应借此机会打击中国的“情报渗透”。前总统特朗普也在truth social 上大放厥词,称应立即打下那该死的气球。

那么,这个气球究竟是不是军事用途吗,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是该飞艇来自中国,属民用性质,用途是气象等科研,之所以飘入美国是受西风带影响偏离预定航线,飞艇进入美国源于不可抗力。

中方回应了,但明显没有说服美方,就在外交部回应的当天,布林肯就宣布推迟访华,并称该行为“不负责任”,明显违反了美国主权和国际法,鉴于该问题,此时访问北京是不合适的。

布林肯的反应超出了中方的预期,在布林肯访华的前三天,人民日报钟声接连释放积极信号,希望缓和中美关系,但没想到,气球事件在美国引起如此大的风波,形成的舆论压力直接打断了进程。

事情到了这一步,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就算最后的结果是气球属于非军事用途,部分美国人也宁愿相信它就是侦查气球。

气球事件最大的意义,就是体现出中美互信的缺乏,在这种高度缺乏互信的氛围下,任何一次小事都会变为严重的外交事件,并引发更大的危机。

一、美方有权击落气球但不必要

起初,美国军方没有选择击落气球,因为他们担心气球残骸会伤及居民,但当气球飘到东海岸附近后,美国军方击落了气球,气球残骸落到大西洋,气球究竟是不是军事用途,很快就将真相大白。

对于美方的行为,中方表示愤怒,认为在中方已告知气球是民用性质,希望美方克制的前提下,美国仍然无视中方表态,执意动用武力,明显反应过度,严重违反国际惯例。

注意中方这里使用的是国际惯例而不是国际法,而美方的用词则是国际法,之所以存在差异是因为按照国际法,美方确实有权击落气球,但按照国际惯例,美国此举则是非必要。

国际法规定的领空是大气层与外太空的交界,一般按100公里计算,美国的标准则是80公里,中方气球的飞行高度大概在20公里左右,明显在范围内,而且虽然中方称气球是民用,但此刻尚无证据。

按照国际法,气球肯定是进入了美国领空,美国有权进行驱离和击落。

国际法这么规定,但国际惯例又是另一回事,民用性质的气球飘入他国领空并不罕见,主权国一般不会选择击落,而会让气球飘出领空,或者通过协商解决,直接击落十分罕见。中方气球对美方的威胁显然没有那么大。

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就说,气球的侦查效果远不如卫星,气球的操控性较差,很容易偏航,而且在击落气球前没有途径获知气球是否是军事用途。

五角大楼选择不立即击落气球,也暗示气球的实质威胁很小。CNN也称气球不会对民航和美国民众造成威胁。

正因威胁不大,中方才认为情理上美方不应击落气球,对美方来说,击落气球是个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美方选择击落,表明中美互信十分缺乏,美方做了有罪推定。

二、美国民意会更加激进

气球事件的背后,反映的是中美关系更深层次的恶化,就历史看,互信是大国争端能够和平解决的关键因素,目前看,中美间的互信,显然十分薄弱。

比如这次气球事件,很多美国人直接就想到了二战和冷战,1944年,日本在绝望之际就曾向美国本土放出过气球炸弹,日本人的气球在太平洋西风带的气流下可以飘到美国本土,进而起到空袭的效果。

虽然日本的气球炸弹大部分都失败了,它们要么偏离航线,要么落到了荒郊野外,但1945年,一个气球落到了俄亥俄州,并炸死了一名妇女和五个孩子。

要知道,美国本土在二战期间几乎没有遭遇空袭,气球炸弹成为孤例,给美国人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冷战时期,苏联也曾宣称要给卫星载上核弹头,从轨道上直接轰炸美国本土,虽然苏联的弹道导弹当然还没有成型,但美国人仍普遍相信苏联获得了可以毁灭美国本土的能力,卫星搭载的核弹头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美国人的头顶。

一些美国人能联想到二战和冷战,表明他们并未将中国视为朋友,而是视为对手,甚至敌人。

在部分美国民众如此恐惧中国的氛围下,很难相信中美关系能得到改善。气球事件并不是中美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它只是反映出两国间日益深刻的芥蒂。

三、互信的缺乏

拜登上任以来,曾有人寄希望拜登能够改善特朗普时期恶化的中美关系,但事实证明,拜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与中国竞争,而且更老辣,更凌厉。

拜登上任后没有取消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拜登上任后不断制裁中国企业,出口管制名单不断扩大;拜登上任后与盟友合作,极力将中国从供应链中剥离。

尤其是半导体行业,美日荷已经结成同盟,限制对中国出口半导体设备,其中包括至关重要的光刻机。

从高端芯片到芯片设计软件、半导体设备,美国对中国的科技竞争是全方位的,不留死角。除了科技竞争,拜登还不断加大对台军售,并组建针对中国的军事同盟,其战略意图十分明显。

特朗普和拜登在对华政策上的连续性表明美国反华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绝不是几个政客的突发奇想,遏制中国已成为美国的长期战略。

短期内,中美关系或许缓和了,但长期看,中美竞争的态势,并没有改善,在竞争的大背景下,中美关系该如何发展,如何维持斗而不破,将极为考验中国决策层的智慧。

十年后,人们会意识到,中美关系恶化将是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最大变故。

标题:气球事件反映出中美缺乏互信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gzdm/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