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保险发展报告》发布,我国保险资产规模增至30万亿,连续7年居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杨雅婷 侯雨馨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国保险业在过去一年的表现如何?未来将何去何从?近日,《2024中国保险发展报告》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权威发布,这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胡宏兵教授团队连续第四年发布此项报告。该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宏观经济、风险管理和保险发展研究。本次报告的发布,是胡宏兵教授团队与保险科技新秀燕道数科携手努力的成果,充分展示了产学研合作的智慧结晶。

《报告》发布会现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胡宏兵教授代表团队以“数字化转型与保险创新发展”为主题发布了报告。他介绍,2024年报告整理了近十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概况,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行业动态、政策发展等多个方面对我国保险行业经营发展状况进行深度分析,回顾2023年保险行业发展成绩并对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该《报告》指出,2023年保险行业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我国总保费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保费增速达9.14%,远高于经济增速的5.2%。《报告》中提到,我国保险密度呈现大幅增长,2023年达3635元/人,从2013年以来10年间增幅为187%;保险资产规模逐年增加,2019年总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2023年达到30万亿元(29.96万亿),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

胡宏兵教授指出,2023年,我国保费收入大幅提高主要受疫情消退、预定利率调整、银保渠道发力等影响。自2019年《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2019和2020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增速逐步回升。2023年,受预定利率下调限期的影响,居民保险需求提前释放,银保渠道收入增速大幅提高到21.63%,同比增加12.65个百分点。

《报告》发布会现场,来自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和来自中国保险学会、毕马威、燕道数据科技的业界精英济济一堂,围绕保险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热烈研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金融与保险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获批成为中国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中心,保险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加入了全球金融风险管理协会(GARP)的学术合作伙伴计划,彰显了中南大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卓越实力。

在专题发言环节,嘉宾们分别围绕绿色保险、保险数字化转型、养老金融、健康险、专业化经营作了专题研讨。西南财经大学原校长卓志提出,绿色保险是绿色金融重要的构成和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具有绿色银行不可替代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原院长李晓林指出,在数字社会的背景下,保险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即所谓的“蝶变”。数字社会的高阶数据治理要求保险行业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的创新,还要深入理解数据与算法如何影响保险业务的各个方面。

中国保险学会秘书长、《保险研究》主编黄志强提出养老金融领域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和思考。税延型养老保险的税收平衡点是关键问题,需要考虑资金的便利性和流动性,以及税收政策对个人投入激励机制的影响。在管理长期储蓄风险方面,保险的优势需要通过提高投资收益率和安全性、设置灵活的领取策略、提供真实服务来提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教授聚焦银发经济背景下健康保险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指出2023年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业务增速放缓,特别是长期疾病险和医疗险业务结构出现调整态势。需要从行业的功能和老龄社会的需求出发,重新审视健康保险的定位,创新商业模式,特别是下沉和普惠,推动健康保险业的持续发展。

毕马威高级合伙人、首席数据官姚远指出,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险公司应通过科技赋能提效、生态深度融合和跨界创利,来重塑保险行业价值链。

燕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娄道永提出以专业化经营化解寿险经营困境,包括采用顾问营销模式,销售分工专业化,结合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工具,快速建立信任等策略,以适应寿险价值体系的变革。

据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每年发布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中国投资发展报告,形成了金融、投资、保险三大系列报道、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良好态势。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标题:《2024中国保险发展报告》发布,我国保险资产规模增至30万亿,连续7年居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kafeiji/21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