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
此次嫦娥六号任务有哪些新特点和亮点?请随记者一探究竟。
此次任务,嫦娥六号计划前往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阿波罗撞击坑,并采样返回。据悉,迄今为止人类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返回,而这10次采样均位于月球正面。
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目前已知的太阳系内最大的盆地,形成于大约39亿年前。科学家认为,在剧烈撞击过程中,月球深部的物质可能被带到表层。嫦娥六号可能会取到更古老的月球样品,帮助我们了解月球演化过程。
“嫦娥”到月背,“鹊桥”需先行。
由于月球总是以同一张“脸”朝向地球,这也意味着,月球背面无法与地面建立直接通信。3月20日,鹊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发射入轨的鹊桥二号中继星将成为通信中转站,但中继星需要绕月飞行,在嫦娥六号进行月背工作的48小时中,会有数小时处于不可见的弧段,无法开展运动工作,这也为此次任务带来挑战。
目前鹊桥二号已经与嫦娥六号完成了对通联试,测试显示一切正常。“嫦娥”搭上“鹊桥”,月亮不为人知的一面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次任务,是一场长达53天的接力赛,环环相扣。”据有关专家介绍,此次嫦娥六号任务飞行全过程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等飞行阶段组成。
当嫦娥六号到达月球附近,便会“踩下刹车”进入环月轨道,然后整个探测器绕着环月轨道飞行,着陆上升组合体会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成的组合体分离,择机落到月球背面,执行月球背面采样任务。而轨返组合体,继续绕着月球轨道飞行。完成月背采样后,上升器携带采集的月壤从月球背面起飞,与轨返组合体对接,将月球样品交给返回器。当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携月壤返回地球,中国探月工程将取得又一次历史性突破。(解放军报记者 范恩达 王凌硕)
标题:解读:嫦娥六号任务有哪些新特点和亮点?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kongdiao/18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