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一场无声的灾难突然袭来,人们的反应时间有多宝贵?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一个夜晚突如其来的6.2级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震源仅10千米深的这次地震,截至12月19日早晨9时,已夺去111条鲜活的生命。在灾难面前,预警系统显示了它的力量: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局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捕捉到了这一灾变,预警信息及时传达给了包括陕西、四川和广西在内的多省居民,为大家争取到了宝贵的逃生时间。预警时间,就是生命线。数据告诉我们,3秒的预警可以减少14%的人员伤亡,10秒则可以降低39%,而有了20秒的预警,可以挽救多达63%的生命。而面对这生死倒计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如果预警时间有20秒,4层楼以下的居民应立刻逃离建筑,跑向开阔地带;10秒足够一二层居民逃生;而5秒,至少能让人跑出平房。逃无可逃时,如何就地避险也是一门科学。
曾有人提倡,遇到地震时采取抱头蹲下的姿势,但研究显示,侧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使呼吸更为顺畅,提高生还率。当然,在逃生的极短时间内,记得关掉火源和电源。然而,在常见的“避险指南”中,一个神秘的陌生词汇——“生命三角”频频出现,到底是怎么回事?所谓“生命三角”,是依托坚固物体周围形成的三角形避难空间。1996年,救援队队长Doug Copp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发现衣柜旁边的人模型在爆炸实验中更有可能生还。但这项研究受到了质疑,抗震减灾专家Marla Petal指出,爆炸和地震导致的建筑坍塌并不相同,且地震造成的破坏有着多种不可预测的模式,这意味着所谓的“生命三角”并不总是有效。那么,真正的地震突发时刻,我们该如何自保?一个简洁有力的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Drop, Cover and Hold on)可以帮助我们。
这意味着在地震中减少不必要的奔跑,快速寻找遮蔽,并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地震,这个不请自来的“访客”,既然我们无法预知它的到来,唯有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提升预警技术的准确性,才能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为人民群众争取每一分每一秒的生存机会。而在灾害发生的那一刻,记住那些能够增加生还几率的逃生知识,也许就能救你一命。回顾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不难发现,科学的预警系统与正确的应急知识救了不少人的命。但也有许多生命在危难中逝去,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迫切性。朋友们,灾难无情,人有情。你有没有接受过地震应急培训,或者认真学过逃生知识呢?我们评论区见。你是否曾经躺在床上,想象如果地震突然来临,你会如何应对?一项研究可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根据从加州和土耳其地震中得到的统计,当地震发生时,正躺在床上的人在选择保持躺着不动而不是翻身下床时受伤的概率更低。
这一结果看似令人费解,却道出了应对地震时可能更为安全的选择。在深入讨论前,让我们先来比较两种流行的应急方法:伊朗国际地震工程学和地震学研究院的Mohammadreza Mahdavifar博士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就对此作了详细比较。论文指出,面对地震,“伏地、遮挡、手抓牢”相较于“生命三角”更为有效。该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帮助我们了解在紧急状况下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但如何在地震来袭前获得宝贵的反应时间?这就是地震预警系统的用武之地。地震预警并不等同于预测,而是一种基于特定原理的预警。地震产生两种波:一种是速度较快但震动较弱的纵波,传播速度大约为6.0公里/秒;另一种是速度较慢但震动较大的横波,传播速度大约为3.5公里/秒。
地震预警系统利用这两种波的传播速度差,先通过纵波的检测计算出地震的相关信息,然后在横波到达之前,通过高速传播的电磁波将预警信息传递出去,帮助人们争取到宝贵的反应时间。截至2019年5月,中国大陆的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已扩展至220万平方公里,涵盖了90%的地震区人口。2020年4月29日,第二代大陆地震预警网在四川建设启动,显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与进步。用手机接收地震预警成为可能,而一名网友的经历让我们意识到,尽管目前系统存在局限,比如仅有个别手机在地震来临时接收到了预警,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开启系统设置里的地震预警权限来为自己多一份保障。Android用户可在系统设定中设置,而iPhone用户可以通过下载第三方应用来实现。让我们回过头来总结一下。在地震这种自然灾害面前,科技与知识给予了我们应对的手段。“伏地、遮挡、手抓牢”相较于“生命三角”,可能是在地震来临时更为合适的避难口诀。
而地震预警系统,则是利用科技手段为我们赢得那几秒至关重要的逃生时间。最后,请记得在智能手机上设置好地震预警,这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那么,你准备好了吗?在下一个地震预警响起时,你的手机会是响起的那一个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准备策略。
标题:生死几秒间:甘肃地震,教你如何迅速自救!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ranqizao/6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