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昨天(28日)18时58分,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本次任务作为进入中国空间站以来的第15次任务,和前几次任务相比有什么不同?采用了哪些新手段?航天员在舱外又如何拍照片?

昨天上午10点35分,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广苏打开出舱舱门。这一次是航天员叶光富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李广苏首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通过空间站传回的实时画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叶光富身上红色舱外航天服和李广苏身上蓝色舱外航天服上,都写满了各乘组航天员的名字,这两件立下赫赫战功的航天服再次大显身手。在叶光富出舱后,很快登上机械臂,在李广苏的配合下接收设备。随后,叶光富搭载机械臂转移至作业面,进行电源防护架等设备的安装操作。

中午12时20分,航天员李广苏顺利出舱,和叶光富一同对舱外设备设施进行巡检。

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叶光富、李广苏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张万欣介绍,叶光富、李广苏和在舱内的李聪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张万欣:对于这次出舱,应该说任务还是很多的,因为它是舱外巡检、拍照或者是检查最多的一次,所以这次出舱活动时长也是最长的。整个出舱过程从航天服的气密性检查到泄压到舱门的打开,服装转自主等等这些工作,应该说是一气呵成的,航天员操作得非常精准,非常棒。

自从进入空间站阶段以来,我国航天员乘组目前已经圆满完成了14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开展了多项舱外设施设备的安装工作,检验了航天员与大小机械臂协同工作能力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这次任务是神舟十八号航天员首次出舱,也是空间站中的航天员乘组执行的第15次出舱任务,本次任务和前几次相比有哪些不同?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李学东 李学东:前13次任务就是对我们主要建造阶段的一个设备的安装和舱外设备的扩展,都进行了一个完成,从神十七开始就是我们舱外的一个长期运营过程的维修维护和一个长期的巡检任务。因此本次出舱任务首先是对我们问天实验舱前期因为碎片防护之类咱们发现的问题做的一个防护板的安装,这样对我们关键设备后期在长期运营就能够减少碎片和流星的碰撞的危险系数。

另一方面,中国空间站有四个大的太阳翼,展开后每个太阳翼将近100多平方米,为了避免微流星撞击造成伤害,就需要定期对太阳翼进行巡检。

李学东:航天员通过舱外相机逐项对我们的太阳翼进行拍摄,然后相当于定期一个体检,后续我们太阳拍摄的照片下传到地面,地面工作人员进行一个分析,分析之后就对我们太阳翼的一个健康状态进行一个评估,也对我们飞行器后期的一个长期飞行的需不需要更换,需不需要维修的一个后续出舱任务的评估。

但是这次拍照与巡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航天员要想在太空中手持相机进行拍照,条件要求非常高。

除了必须在阳照区进行工作,航天员还要找好角度,穿着厚重的航天服然后解锁各种姿势才能真正拍到合适的画面,但是航天员通过大量地面验证和天地协同训练为本次任务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李学东:咱们机械臂只有约10米,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最远处我们也要拍,所以他只能仰着头这么看,所以就比较难,另外,咱们舱外的单反和舱内的不一样,舱内的我们可能瞄着就拍下来了,舱外不太好聚焦,而且航天服手套它比较粗笨,不能调镜头,只能定焦再拍。

在太空中,要经受最低温零下130多度,高温100多度的考验,此时,保证相机能正常工作,热控系统有绝招——他们给相机穿上了一件“恒温服”。

李学东:跟我们舱外设备的外面的多层是一样的,因为我飞行器外面有很多设备,设备外面就包一层,多层就是隔热的,防冷防热和航天服的类似,但航天服的不太一样,它还有屏蔽层,因为它要防止微流星过来对人造成伤害,所以更厚一点。我们这稍微薄一点你还能揭开,这样你镜头得揭开了才拍照。

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以及航天员乘组出舱活动和应用载荷出舱任务。

监制丨陈秉科

记者丨张棉棉

来源: 中国之声

标题: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第15次任务又采用了哪些新手段?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zhishi/21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