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的一块大洋,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是多少钱?

对于很多人来说,缺乏了解民国时期老百姓的具体生活。很多人只是在影视剧或者是一些历史书籍上才能够看到民国时期老百姓生活的一些边角料描述。

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换算衡量民国时期的老百姓到底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比如说按照民国时期最通用的货币,最具有保值价值的货币袁大头的购买力来算,那么在民国时期,一枚袁大头能够买多少东西呢?袁大头算成人民币又该算成多少钱呢?

一、袁大头的购买力很高

现在在国际社会上换算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公式,就是看货币的购买力。有一些国家发行的货币总量很大,甚至能够出现几百块一张或者上万一张的货币,但是这些货币的购买力很差,那么这个货币也就不会太坚挺。

所以,货币购买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而袁大头在民国时期的购买力是很强的。

根据民国政府所发布的一些统计数据来看,在1920年以前的上海,这种大型城市一枚袁大头可以买30斤左右的大米,还可以买到整整八斤的猪肉。那么,这样一代换就能够明白,一枚袁大头大概能够换成多少人民币了。

我们按照现在大米的市场价格,3到5块一斤取一个中间数,4块一斤,30斤左右的大米需要花120块钱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一枚民国时期的大洋,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袁大头,大概可以换算成120人民币左右。

这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了。在国内很多人一天的工资都没有120块钱人民币,也就是说,很多人辛苦干一天只能够挣一枚袁大头。

那么我们按照这个水平换算一下,就知道民国时期老百姓和权贵阶层之间的生活差距本身是非常大的。同样是按照民国政府的官方统计,那会儿在上海的一个普通车夫工作一个月大概的收入是10到20袁大头左右,平均三天才能够赚到一枚银元,这些钱已经足够勉强为生了。

所以在民国时期,上海的车夫在社会里面的地位是很高的。但也就仅限于车夫,毕竟在除了上海、北京、南京在内的极少数城市以外,其他的城市也用不上车夫,所以那会儿很多中国老百姓一年的时间都挣不下几枚袁大头。

反观民国政府的那些高级官员,每个月的收入相当惊人。我们以民国时期市长这个职务来说,按照民国政府所公布的公务员薪资水平来看,一个大型城市的市长一个月可以从政府手中领到超过500袁大头。

我们就按照最少的数目500来算,再换算成人民币,一个民国时期的市长,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六万人民币,那么一年的收入就在70万人民币以上。这就算是在现在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收入了,几乎是某些大型商业财团的高管的薪资水平。

所以,在民国时期,大多数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那些高层官僚却能够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因为他们的收入的确相当可观。而到了民国后期,袁大头更是成为了当时民国最坚挺、也是最受欢迎的货币,而普通的老百姓基本上已经看不到袁大头了,因为这些钱都到了权贵手中。

二、袁大头作为民国货币相当坚挺

民国政府曾经发放过非常多的货币,比较出名的比如说金圆券、银元券、法币等等。可这些货币无一例外全部都成为了国民党权贵阶层用来剥削老百姓的金融工具,这些货币就没有一个能够长期保持购买力而不贬值。

所以哪怕到了国民政府即将垮台的时候,袁大头依旧是社会上最坚挺的货币之一。很多的老百姓根本不认可国民政府发放的什么金圆券、银元券,但是却认可在北洋军阀时期所发行的袁大头,这就是因为北洋军阀在货币改革这一项事情上确实做得比国民政府更好。

北洋军阀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在清朝刚刚灭亡,袁世凯当大总统的时候,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他们也表面上干了一些于国于民有用的好事。比如取缔原有的铜币制,制造了一大批质量相当不错的银元,这就是后来的袁大头。

在袁世凯去世以后,不管是在北洋政府,还是在后来的国民政府中,领导人几乎都是走马观花般的在被更换。包括蒋介石在内,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能力、有魄力发行真正可靠的全国性货币。

结语:

袁大头在很多老一辈人心中是有着特殊印象的,在民国那个特殊历史时期,袁大头更是起到了重要的金融媒介的作用。在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那些货币都成为了垃圾货币时,袁大头是极少数还能够流通的,并且被老百姓承认的货币。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袁大头的存在是稳定民国时期国家经济基础的重要支柱,这也是北洋政府极少数做的好事之一。哪怕到了现在,袁大头依旧是极具收藏价值的古货币。

标题:民国时的一块大洋,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是多少钱?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fwal/13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