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
再见西长街
老长沙印象中的那条西长街,已经成为了历史。
不过,在我看来,那条西长街十一年前就没了,那些老巷子、老建筑,及由油盐味和水产肉类腥味构建起来的市井生活,也已变成了记忆或老照片。
十一年前西长街棚改的时候,我供职于《晨报周刊》,当时去跑了几趟,采访了一些人,了解了不少关于西长街的历史和故事,今天结合个人记忆,来说说我了解的一切。
西长街水产畜禽市场关停
西长街的农贸市场
我有个朋友叫南宫浩,大约是1999年的时候,二十几岁的他在西长街上跑业务,有一天,从一辆送货车上掉下来一只活蟹,正落在他脚面前。他环顾四周,无人注意,赶紧拎回家。可是好巧不巧,偏生屋里煤气灶坏了。他便耐着性子用开水一遍遍烫那只蟹,烫了四五遍,估计差不多熟了。再倒了二两谷酒,就着一碟子酱油,剥着吃。
这只蟹是他生平第一次吃闸蟹,也是剥得最久最精细的一只,前后一个多小时。有肉的部分都被他吃尽,没肉的部分也嚼碎了,再吐掉。
往前推21年,也就是1979年初,西长街成为湖南省首批农贸市场试点,新词“个体户”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长沙现代商业从此启蒙,西长街上的个体摊位慢慢多了起来,长度从50米扩张到了100米。除了水产、肉和干货外,家禽市场也初具规模。市场除了向北延伸以外,还往南一直摆到了五一路上,高峰期把交通都堵塞了。很快,农贸市场就越过了中间的五一路,蔓延到太平街。
西长街老照片
1980年5月8日,在太平街上发生了一起著名的“砸碗事件”——国营红星饭店营业员以抢走了饭店生意为由砸了经营个体饮食摊的李分龙的碗。三个月后《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国营饭店营业员砸个体饮食摊的碗》的报导,并引发了全国关于解放思想,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的大讨论。四个月后,国营红星饭店登门向李分龙道歉,并赔偿损失。
“砸碗”事件最终砸活了流通。全省开关拆卡,让城乡货畅其流,不仅“个体户”得以正名,农民进城做生意也不再受到限制。因此从1980年以后,随着农民个体户的日渐增多,西长街农贸市场越发蓬勃兴旺起来。
1990年代,西长街逐渐演变成以经营水产海鲜为主的市场,之所以一直这么兴旺发达,得益最多的还是湘江经济带以及由此形成的舟楫之便。
2009年,卖虾的姑娘
西长街上有条通往河边的小巷,叫落棚桥巷,解放前,这巷子中间不是路,是条小河沟,有座小拱桥连接两岸。船一开到那里面,就要把雨棚落下来,所以就叫落棚桥(不过若从这个字面意义上来讲,应为“落篷桥”)。从落棚桥往西,以前都是湘江河,河边那一片都是用煤灰堆子堆起来的。
据西长街老居民说,解放前,这里就是集市,极为繁华,每天往来船只络绎不绝,那时很多老百姓屋里穷,吃不饱饭,就经常跑得河边来捡东西吃——因为货运频繁,经常会有粮食、酱菜、糖什么的从麻布袋里跌出来。
到了2000年代,长沙轮渡码头不复存在了,只剩下公交车站名。而由于陆路交通的发达,农贸市场的货物运输也大多早已不走水路。因此到2009年时,西长街一带农贸市场的大体分布是:西长街主干道上经营水产海鲜、家禽、野味(以蛇为主)、牛羊狗驴肉、冻货、白冰等;从紫竹林巷往西一直到河边,是干货、香料和药材批发市场;最靠近中山西路的福星门巷,专门经营米和油。
2009年,复兴门巷
2009年4月2日,在湘江大道旁卖了十几年干货、香料、药材的王老板说:“这些干辣椒都是省外进的货,本省的辣椒根本不够长沙人吃。都是通过公路运输的,水运不发达,速度又慢。”
而在西长街卖大闸蟹和小龙虾的常老板说:“这条街上卖水产和海鲜发了财的人很多,比如徐记海鲜和新长福的老板就是。在这条街上做生意,闭着眼睛一年都能赚几万块。”
还有我们上次写的“胡毛肚”火锅店,创始人以前也是在西长街卖毛肚的。
西长街上的那些老厂
①红卫织布厂旧址 ②制帽厂旧址 ③手帕厂旧址 ④西长街食品店 ⑤酱菜厂 ⑥面条厂旧址 ⑦绒布厂旧址
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西长街店铺林立,开设有长丰米厂、玉和米厂、协和花纱盐号、复顺昌织布厂、永寿堂药店以及景星园剧院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湖南医学堂开办于西长街。民国时英国人还在此办有循道会和循道中学。
铁铺巷里,有一个小饭馆老板听老一辈的人说过玉和米厂,就在他家东边不远处,但他本人没有见过。他只记得东边和南边有两个仓库,都属于长沙仓储公司,一个是寄存鞋子的,一个是储存文具的。1983年,南边放文具的仓库起火烧掉了,起火后,文具仓库就变成了农贸市场。
2009年,卖冰的老板及家人
建国以后,西长街很多私营产业都已不复存在,只有少量的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得以继续生产经营下去。西长街小学巷子里的酱菜厂就属于后者。不少在西长街附近住过的老长沙,对酱园都有印象。比如我娘,小时候在西长街小学读书,门口的酱菜厂,她再熟悉不过了。“一进那杂巷子,整个就是喷香的,我每天要闻两次,一次是进学校门,一次是放学出学校门。”
跟酱菜厂一样,红卫织布厂解放前就有了,也是资本家私人所有的厂子。红卫织布厂当年的办公楼就在循道会教堂里面,对面的52号,是织布厂的锅炉房,锅炉房旁边是漂染车间。织布厂好像1980年代就垮了,不过1991年左右,教堂对面的白房子车间里面貌似还在生产。
79号那栋老房子以前曾经是工艺旗帜厂,专门生产唱戏用的道具和锦旗什么的,后来变成了制帽厂,八几年的时候,制帽厂搬到银盆岭去了。
再往南走,143号那栋白色瓷砖的大楼,是原来长沙手帕厂的厂房。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十年前一楼门面上方的墙上写着“手帕厂家禽批发市场”几个大字。三楼墙体上还有一行字是“裕纶塑钢门窗厂”,听附近居民说,这个厂是手帕厂停产以后进驻的,但也没做多久。
2009年,街边卖肉类的姑娘
家住落棚桥巷80号的刘凤姣,上小学时曾经在制帽厂和手帕厂当过学徒。“我们的工作很简单,等布印好花,工人把边踩好后,我们把多余的线头剪断再折叠好。在制帽厂做工更简单,就是拿个刷子,把帽子上面的线和毛毛刷干净,再十个一叠折好。制帽厂生产的帽子大多是绒的和布的,婆婆子戴的帽子和工人戴的工作帽。”
从手帕厂再往北,曾经还有个面条厂和绒布厂,但这些国营厂都没能坚持到现在,相继倒在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西长街居民的个人命运,跟农贸市场的繁荣和国营企业的萧条是息息相关的,私营经济的繁荣,让他们身处市场经济浪潮最前沿,临街的房屋全都作了门面,或租出去,或自己经营;国营企业的萧条,让附近很多职工失去了铁饭碗,所以他们要不就出去走南闯北,要不就只有守着自己的房子和门面,打牌,喝酒,扯闲谈。
2009年4月1日,位于湘江大道旁的湖南金霞粮食仓库被顺利拆除,中山西路棚户区改造至此进入大面积拆迁阶段。
中山西路棚改项目东起西长街、福庆街,西至湘江大道,南起五一大道,北至潮宗街,范围内共有55家单位,1883户私房住户,423户直管公房住户,居民近3万人,需拆除房屋面积约28.65万平方米。中山西路棚户区为长沙最老的棚户区之一,大部分住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面积小,没有厕所,且阴暗潮湿。
2009年,阴暗潮湿的西长街民房
2009年4月2号那天,家住明月池的袁先生过两天就要搬家了,他刚跟拆迁办的签订了合同。补偿金额是9000元一平,因为他家不仅是私房,而且一楼是个南食店。这天,他忙着拍照和录像,把家里里里外外拍了一遍,算是留个纪念吧。关于未来,他说因为搬的地方离这里很远,要来也不是很方便,所以说“没有想法。”
“不过,能改造得很漂亮的话,当然也是件好事,以后有机会可以带孙子来,告诉他们,这里曾经是爷爷住过的地方。”
西长街上消失的老建筑
循道会教堂位于西长街,靠近五一大道的西侧,是一栋三层的红砖结构老建筑。资料显示,循道公会是英国基督教卫斯理宗的支派之一。1902年英国牧师古永福租福庆街房屋建堂传教,1906年购西长街黄五林房屋成立循道会长沙联区,设总堂。1936年拆除重建,抗日战争中被毁,1946年后逐渐修复。1951年循道公会湖南教区在此召开第一次革新年会,1958年停止活动,不久后,教堂租赁给红卫织布厂当办公楼。
2009年,循道会教堂
教堂主建筑外侧墙上,嵌有多块石碑。石碑文字有“为主发光(1851-1931)”、“披荆斩棘(1870-1927)”、“在基督里作刚强人”、“以身殉道”等。两侧的窗户,有一半都被转头封上了,附近居民告诉我,这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有人租了教堂里面作澡堂子,因为怕教会的人来查,所以不敢太张扬,就把窗户封上了一部分。
虽然墙上挂着一块“近现代保护建筑”的牌子,但据说,教堂近几十年并没举行过任何宗教活动。织布厂停产后,这里面租给个体户作了仓库和宿舍,厂子虽还在,只不过不生产了,只是收收租金而已。
2002年9月,教堂及循道中学旧址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近现代保护建筑。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将其列入“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10年,因房地产开发需求,该教堂被拆除。
海员俱乐部
另一栋老建筑海员俱乐部,是西长街附近的一栋标志性建筑,也是装载了不少长沙人青春记忆的一个老地方。2009年4月,我去采访的时候,房子还没拆,海员俱乐部党支部书记伍洪春也刚到退休年龄,但因为这里要拆迁,所以暂时留守在办公楼里没有走。
文革以前,水运举足轻重,政府对海员的文化生活非常重视。1954年,为了给所有在水上工作的职工提供一个文化娱乐场所,中国海员总工会湖南省委员会在这里砌了这栋苏式折衷主义建筑。解放前,这里是一个米厂,后来地皮被国家征收,盖了海员俱乐部。
讲起海员俱乐部辉煌的过去,伍洪春非常得意:“1979年以前,咯里只对内部人员开放,完全免费的,有剧场、舞厅、图书室和棋牌室等。1979年对外开放后,设施更齐全了,增加了电影院、录像厅、电游、桌球和集邮市场。这里是长沙市第一个集邮市场,也是第一家对外开放的录像厅。是长沙市第五家舞厅。”
2009年,海员俱乐部附近的干货市场
1979年,“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长沙人民的文化生活相当匮乏,海员俱乐部的对外开放,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当时,2毛5分钱一部的宽银幕电影院门口,观众络绎不绝。最红火的,可能要数《陈真》了,录像厅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不停放,看得话得提前一个月订票。湘剧《狸猫换太子》,更是火爆,1000多张座位票那段时间每天都被抢购一空,买不到票的就站着看,或者爬到窗子上去看。
西长街老居民沙德君年轻时就经常来这里看电影、录像或者是花鼓戏,“只冇跳过舞,那时候人的思想都好封建的,认为喜欢跳舞的人都不是正经人。”
落棚桥巷80号居民刘玉秋记得,海员俱乐部最后一次放电影的时候他来看了,那次放的片子叫《魔鬼的诅咒》,是一部英国恐怖片。
1987年,航运局体制改革,具体运输工作都交给地方企业去运营,航运局只负责管理。从那时候起,海员俱乐部就变成市场了,当时是药材市场,1998年以后开始搞干货市场。
“下面那个广场,现在都是卖干货的,以前是个剧院,还有戏台,都拆掉了。三楼曾经是正规的舞池,水磨大理石地板上,堆满了货物,变成了一个仓库。”
2009年,巷子里的小学生与干辣椒
伍洪春曾听说海员俱乐部不会拆,但当时又通知要拆,他说以后何去何从还看海事局的安排,“是有点舍不得,毕竟我们在这里工作和居住了几十年,人都是有感情的,你讲对不?”
一年后,海员俱乐部被拆除。和海员俱乐部一起消失还有西长街上的革成旅社和长青布庄。这两栋建筑属于近代中西合璧式的商业建筑,砖石结构,门楼式的店面,显得颇为厚重。由于其行业的特点,并不需要门面大张,所以硕大的门楼,仅有一张小门以供进出,据专家介绍,是当时长沙为数不多的两栋这种门楼式的民国商铺。
2009年,西长街边门楼式的民国商铺
【后记】
老街的消逝,及老建筑的被拆,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惋惜也好,阵痛也罢,这都是城市变得更现代更繁华所付出的代价。西长街西边区域,早已变成万达的地盘,确实显得很高大上,且方便了很多喜欢逛街吃饭看电影的人们。
当然,像我这种不喜欢逛街的人,就没什么感觉了,我可能更喜欢往那些老旧逼仄的巷子里蹿,因为感觉更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所以我从来对那些说台北高楼大厦少所以显得很LOW的人嗤之以鼻,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啊,你享受你的高楼大厦好了,没有必要去贬低别人,就像你爱你的万达,我爱我的老街,没关系,咱们可以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座城市中,还可以坐下来喝酒聊天甚至谈恋爱,不是很和谐吗?
拓展知识:
标题:西长街燃气灶维修(附近燃气灶维修点)
地址:http://www.cdaudi4s.com/kongdiao/weixiuzixun/59334.html